1、熟悉一些简单的车辆维护和保养。比如可以独立在安全规范下使用车载千斤顶给车辆更换备胎;比如可以独立完成部分油水的更换和补充;比如养成经常性的核查轮胎的使用情况,磨损情况和气压情况等等。
2.通过说明书学会看懂仪表盘和驾驶台各种操作按钮。通过仪表盘了解水温,油温,油量,电瓶的情况以及车辆是时速和发动机转速,同时及时发现仪表盘和行车电脑提供的警示信息,比如安全带,比如刹车警示灯(可能是手刹或者刹车系统有故障),比如ABS警示(可能是传感器故障)等等。
3.熟悉交通法和道路标志。这个很关键,一旦路上遇到什么情况,比如和其他车辆有刮蹭事故,要明白自己是不是出现了违规的行为,据理力争。
4.熟悉自己爱车的尺寸和性能。自己的车有多大,前轮和后轮的大概位置,底盘高度,通过性,加速性能和刹车性能有一个准确的概念,过不去的地方不要挤,路窄的地方很考验司机对四轮位置的感觉,粗糙路面如果底盘不高就不要去尝试,托底大修不是好事,高速上有能力超车就快速完成,没能力超车就耐心跟着,长时间占用超车道会造成拥堵和安全隐患,需要在不同速度和前车保持多长的车距要有感觉,太远容易被加塞,太近容易追尾。
5.要知道如何正确使用三角警示牌(知道这东西在哪儿,怎么打开,放到车后多远的位置,如何放等)。这样的话,在车辆出现问题时,即使自己不会处理,也可以先靠边停车,放好三角警示牌。同时记得,故障车辆停在路边,人要下车,并且要打开双跳灯。高速公路的话,建议人下车后到护栏外。
虽然对于太复杂的故障没有专业设备是处理不了的,但是掌握一些可以简单上手的应急处理技能,还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损伤保障行车安全的。
关注微信
关注快手
关注抖音